中国微企网
为解决儿童福利机构闲置 881家县级福利机构将转型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
发布日期: 2021-05-25 15:37:4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推进大多数县级儿童福利机构转型设置为相对独立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主要是为了解决大多数县级儿童福利机构资源闲置、而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力量还亟需加强这一基层的普遍问题。”民政部儿童福利司副司长李婉丽在今天上午民政部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

据介绍,民法典和修订后、即将于6月1日起实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赋予民政部门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更多职责任务,但基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力量没有相应增加,亟需尽快提高基层机构保障能力。

李婉丽介绍说,这些儿童福利机构转型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后,服务群体更多、职责任务更重。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规定,转型后的基层儿童福利机构要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临时监护情形的未成年人收留抚养;二是协调做好监护评估、个案会商、服务转介、精神关怀等帮扶救助;三是组织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政策宣讲;四是牵头开展区域内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散居孤儿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五是指导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业务建设;六是指导开展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业务培训及儿童信息摸底排查、登记建档和动态更新等工作。

李婉丽表示,推进儿童福利机构实现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后,将更好防范化解儿童福利领域的重大风险。全国大多数县级儿童福利机构是同时养育老年人、流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成年人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管理制度和措施都是围绕成年人制定的,很多规定并不适宜于儿童群体,机构专业人员短缺、康复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管理精细度还需进一步提高。地市级以上儿童福利机构管理更加规范科学、专业化水平更高、抗风险能力更强,更有利于保障儿童权益,防范化解风险。

能够为健康儿童和轻度残疾儿童提供更优质的成长成才环境。优化提质后的儿童福利机构基本集中在大中城市,相对于县级资源优势明显,能够为有机会进入社会的健康儿童和轻度残疾儿童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环境、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充分的就业机会、更全面的社会保障等,有利于此类儿童的成长成才。

能够发挥县级儿童福利机构的阵地作用。在开展地市级以上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工作的同时,民政部门将推进大多数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创新转型,转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成为服务广大农村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社会散居孤儿和其他困境儿童的重要基层阵地,能够缓解基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力量不足的压力。

另外,能够提高儿童福利领域机构资源使用效率。大多数县级儿童福利机构虽然养育儿童比较少,但为了维系机构的基本运转,政府每年仍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比较突出。开展地市级以上儿童福利机构和少部分综合条件好、养育儿童多的县级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工作,将“十四五”期间各类资金、资源集中使用,可以更好推进高水平儿童福利机构建设、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记者王亦君 焦敏龙)

标签: 县级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资源闲置

资讯播报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