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企网
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 全球价值链重组中力争上游
发布日期: 2020-07-13 15:25:56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暴发让全球价值链产生了连锁反应,全球疫情蔓延带来的需求下降对中国主导和参与的多条价值链造成冲击。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在此严峻挑战面前,我国产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发展的方向与趋势不会发生根本变化;须强化协同创新,进一步推动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重组中向价值链上游发展。

我国更多产业迈向全球高端价值链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以美国、德国、中国为代表的美洲、欧洲、亚洲三大产业链板块已经形成,国际分工体系水乳交融,不可能因为一次疫情彻底隔断,而且如果出现人为因素隔断,不仅交易成本巨大,对世界各国经济影响都是“双输结局”,也不会成为有理性的政府所采取的政策举措。

“中国已经形成齐全的产业网络、充分的比较优势和巨大的市场回旋余地,外部环境的变化只可能倒逼我国产业链更快地从目前以中间品制造为主的产业链格局向高端产业链价值链延伸。可以说,未来我国更多的产业迈向全球高端价值链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胡敏说。

“我国产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发展的方向与趋势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副所长丁继华对本报记者表示,首先,我国防疫类相关产业正在积极为各国提供各类防疫物资,这推动了我国防疫类产业不断加大全球价值链参与力度。第二,西方发达国家因疫情的冲击导致当地企业停工停产,其本土供应链遭到重创,我国可以抓住这些市场机会主动为当地企业提供工业品,从而取得进一步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机会。第三,各国将推动价值链的本地化和分散化来增加安全性和韧性,顺应这一调整趋势,我国产业会加大“走出去”的步伐,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进入当地市场,着力生产属地化布局,从而进一步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

以创新引领加快各类产业协同迈向产业链中高端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产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力争向价值链上游发展,胡敏建议,一是要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并推进科技创新。二是紧抓数字经济已经对我国经济产生的正面效应的机遇,促进新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在“十四五”时期构筑起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国民经济体系。三是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尤其要释放企业家创新活力,培育一大批龙头企业,在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上发挥牵引作用;以新的制度性比较优势稳住外国投资、稳定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中国市场的信心。

“与此同时,我们在产业低端也可以与新兴经济体展开多层次分工合作。这样我国产业链价值链不仅会更加巩固,韧性也会越来越强。”胡敏说。

丁继华则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以创新引领,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二是完善创新机制,市场配置创新资源。三是实施全球战略,在全球竞争中升级。推进制度型开放,构建与发达国家相衔接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在引进国际高端资本、技术与人才的同时,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软实力。(记者 赵姗)

标签: 全球价值链

资讯播报
精彩推送